余云岫《灵素商兑》第六章 十二经脉

海云青飞 https://tuenhai.com 2018-11-20

余云岫著 景新译 海云青飞 评

不懂做大师之道的余云岫

海云青飞 : 《灵素商兑》不是厚书,作者余云岫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。如果选择做《黄帝内经》大师,那就简单多了,《黄帝内经》通读完一遍也是不需要的,甚至根本没有必要。凡是《黄帝内经》表达模糊的地方,就可以说是神人写的东西,凡人是看不懂的,然后胡乱解释一通就行了

至于《黄帝内经》里自相矛盾的地方,那么就选一种说法来讲就行了,反正没有几个听众会去认真研究《黄帝内经》原文

有一点要注意,经络,必须是看不见的,并且是不能被现代的科学仪器发现的,这样谎言就不会被戳穿,还能营造神秘的宗教式的气氛,可谓是一举多得。当然,还得编造经络被俄罗斯或者无可查考的人用特殊的仪器证实的消息,并且有照片为证,不由得你不信,于是信众就会更加相信你说的假话是真的

另外,必须打着宏扬传统文化的幌子,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传统文化是什么意思,他也不关心传统不传统的,他关心的只是名利,其他都无所谓。如果有人指出他的常识性错误,就给他扣上反对传统文化的帽子,因为信众被大师误导日久,谁反对大师,信众自然会群起而攻之

余云岫真是不开窍,做大师只要从书本中来,到书本中去就行了,不用去脚踏实地研究真实的世界,多简单,还可以名利双收,你这样一条条经脉考证过去,得花多少时间,而且还不被人理解,何必呢


余云岫:要举出《灵素》经脉行走部位,一一跟今天血管行走次序部位对照有两个困难

  • 上章已经说过,灵素的经脉,不区分动静,混在一起,极难分清,这是第一

  • 它定部位全用同身寸,而同身寸各人说的又不一样,而且又粗疏,难作标准,这是第二。如果凭想象硬要对照,恐怕毫厘之差,冤枉了古人。所以只举大的指出谬误,其余经过道路上的细碎俞穴,不一一勉强对照了

肺手太阴之脉

(为便于阅读,此小标题 tuenhai.com 海云青飞 所加,并把各项错误分列,下同)

《灵枢·经脉篇》说:

“肺手太阴之脉,起于中焦,下络大肠,还循胃口,上膈属肺,从肺系横出腋下。……入寸口,……循鱼际,出大指之端,其支者,……出次指内廉,出其端。”

  • 中焦,是腹膜的上部(见《五脏六府篇》)。凡是脉全从心脏出发,回到心脏,腹膜怎么会有经脉的起始部分,这是第一个错误

  • 内脏动脉,自然有内脏分支,全从大动脉干来,怎么会有腹膜大肠联络的脉,这是第二个错误

  • 联络胃的脉,全从横隔膜下大动脉干来,共分三道:(一)直接从大动脉干来的,只有一支,沿胃小弯向左。(二)从肝脉来的,有两支。一支沿胃小弯向右,与左支相通;一支沿胃底右侧,这脉有分枝进入十二指肠。(三)从脾脉来的,有两支,一支沿胃底左侧,与胃底右侧那支相通;一支分布在胃左壁外面,很短而且小。这样看来,胃中的脉,与肠中有关系的,只有十二指肠,哪里有下连大肠,回来沿着胃口的脉呢?这是第三个错误

  • 隔膜上下的动脉,除大动脉干及内乳动脉外,绝不相通,没有从大肠穿膈膜进肺的脉,也没有从肺穴膈膜进入大肠的脉,这是第四个错误。从腋下以下,详见下篇

大肠手阳明之脉

《经脉篇》又说:

“大肠手阳明之脉,起于大指次指之端,……入缺盆,络肺、下膈、属大肠,其支者,从缺盆上颈贯颊,入下齿中,还出挟口,交人中,……上挟鼻孔。”

  • 次指端是肺经终点,大肠经来承接。凡是动脉没有逆流而上的,这是第一个错误
  • 肺部动脉,没有从缺盆来的,从缺盆来的,只有乳动脉,这是第二个错误
  • 齿中动脉,全是从颈动脉出发的,与肺无关,这是第三个错误
  • 人中的动脉,虽然也是从颈动脉来,但与齿动脉不同枝,不是从牙齿来又回去的,这是第四个错误

胃足阳明之脉

其中这样说胃脉:

“胃足阳明之脉,起于鼻之交頞中,……入上齿中,……至额颅;其支者,……入缺盆,下膈,属胃,络脾;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,下挟脐,入气街中;其支者起于胃口,下循腹里,下至气街中而合,以下髀关,……下足跗,入中指内间;其支者……入中指外间;其支者,别跗上,入大指间,出其端。”

这段文字意思很散,几乎看不清。大意是说,足阳明脉,从鼻中出发,上到额头。分一支下行,进入缺盆,分成两路,一路沿乳房直往下走,到气街,一路穿过隔膜属于胃联络脾的脉,回到胃口,下到气街,两路又合成一路。又下到髀关,到脚背又分成三枝,一枝进入大指,一枝进入中指外面,一枝进入中指内部。其中说的缺盆,是锁骨上窝。气街下不到髀关,上不到脐,可能就是气冲吧?在鼠蹊上,大概这样解释,不知道符不符合作者的意思呢?不能把古人挖出来问,所以还不能确定。现在一节一节经文反驳,就足够让他闭嘴了

  • 额头的脉全是从眼睛耳朵来的,与鼻动脉有连通的分枝,不是从鼻子来的,更不是从出入牙齿脸颊的脉来的,这是第一个错误

  • 属于胃而联络脾的脉,从大动脉干出来,前面已经说了,不是从缺盆穿横膈膜来的,这是第二个错误

  • 乳房内的脉,实际是内乳动脉,这从缺盆近部来是对的,但是它的末悄,不过散布在前胸内壁,沿胸壁下行,穿过横隔膜的,是上腹壁动脉,与从鼠蹊上行的下腹壁动脉相连通,不是这条脉直接下行到鼠蹊,这是第三个错误

  • 至于从胃口开始,下到气街的脉,根本没有,这是第四个错误

    由下髀关进入脚的,是外肠骨动脉,从大动脉干来,在鼠蹊部分出一小支,沿下腹壁上行,与内乳动脉连通,不是乳动脉直接到鼠蹊,下到脚背,这是第五个错误。况且额头的脉,乳房内的脉,上腹下腹的脉,鼠蹊的脉,脚背的脉,全都跟胃无关,叫它胃脉,就是瞎说的错话了

脾足太阴之脉

又说:

“脾足太阴之脉,起于大指之端,……上膝股内前廉,入腹属脾络胃,上膈挟咽,……散舌下,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,注心中。”

  • 动脉没有从脚逆流的,这是第一个错误
  • 属于脾而联络胃的脉,上面已经说过了,不是从肚子里来的,这是第二个错误
  • 咽头舌下的脉,从外颈动脉来,没有从胃向上的,这是第三个错误
  • 进入心的脉,进入心里面的,只有大静脉、肺静脉;从心里出来的,只有大动脉、肺动脉;分布在外面的,只有心冠动脉,是从大动脉出来的,怎么会有从胃上膈进入心中的脉呢?这是第四个错误

心手少阴之脉

又说:

“心手少阴之脉,起于心中,……下膈络小肠,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,系目系;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,下出腋下,……循小指之内,出其端。”

  • 凡是动脉全是从心中出来的,不只心脉这样,不能专拿心脉说,这是第一个错误
  • 动脉从心出来,没有不到的地方,没有不联络的地方,不是只有小肠咽及目系,不能专说小肠咽及目系的脉属心,这是第二个错误
  • 出腋下的脉,直接从大动脉弓来,没有从肺来的,这是第三个错误。从腋到手,驳议见后篇

小肠手太阳之脉

又说:

“小肠手太阳之脉,起于小指之端,……绕肩胛,交肩上,入缺盆,络心循咽,下膈抵胃属小肠;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,至锐眦,却入耳中;其支者……至目内眦,斜络于颧。”

  • 小指端的脉,动脉全从尺骨桡骨动脉来,动脉没有逆流的,静脉全归到上膊静脉,经腋窝,经缺盆向下,进入大静脉,回到心。它说进入缺盆联络心,还差不太多。至于下膈到胃,就大错了。脉当然有从心脏下膈到达胃的,但那是别的脉,不是从小指过缺盆进入心的脉,这是第一个错误
  • 跟胃和小肠有关系的脉,就是前面说的肝脉。其中一支联络胃,其中一支联络十二指肠。至于小肠的动脉,只有上肠间膜动脉出来的分枝,也是从大动脉干来的。由小肠到胃的(这句原文:抵胃属小肠),没有这个脉,这是第二个错误
  • 上到脸颊的脉,全从颈脉来,它说从缺盆上脸颊,也相近。但头部的脉,大抵全从颈脉来,总脉只有一个,不是各经特别的分枝,这是第三个错误
  • 锐眦,就是外眼角。耳朵前面有动脉出来,分布在头盖侧面和外眼角旁边,不是从外眼角进入耳朵里,这是第四个错误
  • 从内眼角斜着联络眼睛下边的脉,没有,只有从颧骨(原文只有颧字,加个骨字可能不合适,译注)上到内眼角的,这是第五个错误

膀胱足太阳之脉

又说:

“膀胱足太阳之脉,起于目内眦(眦:眼角,译注),上额交巅;……从巅入络脑,还出别下项,循肩膊内,挟脊抵腰中,入循膂,络肾属膀胱;……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,挟脊,内过髀枢(髀:大腿,髀枢应该是躯干和大腿间的关节),循髀外,从后廉下合腘(腘:腿弯,译注)中,……至小指外侧。”

  • 从内眼角上到额头在头顶上会合的,没有专门的脉。上到额头在头顶上会合的,是额动脉,内眼角动脉与它相连罢了。不是内眼角动脉直接上到头顶,这是第一个错误
  • 从头顶进入联络脑的,是后头动脉的一个小枝,从颅顶孔进入,本来是外颈动脉,在下颚部分枝,不是从前方来的,这是第二个错误
  • 沿着脊而下行的,没有动脉,这样逆行而上的只是奇静脉,这是第三个错误
  • 肾和膀胱相联络的,是输尿管。它的动脉是肾动脉,是从大动脉干来的,膀胱动脉是从下腹动脉来的,相互独立,这是第四个错误
  • 况且说这条脉是沿着脊柱来的,这是第五个错误
  • 通过肩胛沿着脊柱通过髀关节在腿弯会合的,没有这条脉。小指外侧的动脉,是从胫骨动脉前后枝来的,出自股动脉,从大动脉干分出来的,没有从肩胛内双管直接下来,在腿弯会合又到小指的,这是第六个错误

肾足少阴之脉

又说:

“肾足少阴之脉,起于小指之下,邪走足心;……上股内后廉,贯脊属肾,络膀胱;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,入肺中,循喉咙,挟舌本;其支者从肺出络心,注胸中。”

  • 从小指下开始,斜走向足心的,是后胫骨动脉。从足心斜走向小指的,不是逆流的脉,这是第一个错误
  • 通过脊柱属于肾联络膀胱的,没有这条脉,前面已经说了,这是第二个错误
  • 贯穿肝膈的脉,只有门脉,是从自肠来的静脉,与肾没有关系,这是第三个错误
  • 肺肝的脉相互独立,这是第四个错误
  • 沿喉咙到舌根的,是外颈动脉和它的分枝舌动脉,是从锁骨下动脉来的,不是从肺出来的,这是第五个错误
  • 联络心的脉,是心冠动脉,前面已经说过,也不是从肺出来的,这是第六个错误

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

又说:

“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,起于胸中,出属心包络,下隔历络三焦,其支者循胸出胁,下腋三寸,上抵腋下,……入掌中,循中指出其端;其支者,……循小指次指出其端。”

  • 属于心包络的脉,只有前从膈动脉的心囊分枝,及心囊横膈膜动脉,全来自内乳动脉。而内乳动脉中直的,穿过膈膜下行,是上腹壁动脉,它说下膈联络三焦,差不太多。在腹壁下部的是从下腹壁动脉逆行向上的分枝,与上腹壁动脉相通,已经不是上腹壁动脉了。所以说它联络上中两焦还可以,下焦不是它的范围,不能说联络三焦,这是第一个错误
  • 到腋窝进入手的脉,是腋下动脉,与内乳动脉无关,这是第二个错误矣。从腋以下,驳议见后

三焦手少阳之脉

又说:

“三焦手少阳之脉,起于小指次指之端,……入缺盆,布膻中,散络心包,下膈循属三焦;其支者从膻中上缺盆,上项系耳后,……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,出走耳前,……至目锐眦。”

  • 手腕的脉,驳议见后。心包络的脉,下隔的脉,全属于三焦的脉,前面全有了,没有从手来的,这是第一个错误
  • 上缺盆,上到脖子耳后的,是外颈动脉的分枝,与心包络的脉没有关系,这是第二个错误
  • 耳前的脉也从外颈动脉来,与耳后的脉在耳下分枝,互不干涉,没有从耳后进入耳朵里面,出来走到耳朵前面的,第三个错误

胆足少阳之脉

又说:

“胆足少阳之脉,起于目锐眦(锐眦:外眼角,译注),上抵头角,下耳后,……至肩上,……入缺盆,……以下胸中,贯膈络肝属胆,……横入髀厌中,其直者从缺盆下腋,循胸过季胁,下合髀厌中,以下循髀阳,……下出外踝之前,循足跗上,入小指次指之间。”

  • 外眼角上,没有脉起始,周围分布的,全是头动脉的分枝,没有独立的一条经脉,这是第一个错误
  • 有从耳后到头角的动脉枝,没有从头角到耳后的,这是第二个错误
  • 胆囊的脉,从肝脉来,不过是一条小分枝而已,应该以肝为主,不应该说属于胆而联络肝,这是第三个错误
  • 况且肝脉直接从大动脉来,不是有独立的,另外从缺盆向下穿过胸膈的,这是第四个错误
  • 从缺盆下腋过肋的,是不是指侧胸廓动脉呢,这条脉只到胸廓各肌肉,不能直接下行进入髀厌,这是第五个错误
  • 外踝之前的动脉,只有胫骨动脉,分枝在腿弯下面分支,是从股动脉来的,没有单独的,从髀厌沿着髀阳来的,这是第六个错误
  • 按内经惯例,十二经脉,分布在四肢的,三阳在手背脚背,三阴在手心脚心,所以这足少阳脉,作者说的沿脚背上来进入小指次指之间的,是专指足背动脉。足背动脉分布在指间的,全从胫骨动脉前枝来,小指次指之间,没有独立的脉,这是第七个错误

肝足厥阴之脉

又说:

“肝足厥阴之脉,起于大指丛毛之际,上循足跗上廉,去内踝一寸,……上腘内廉,……过阴器,抵小腹,挟胃属肝络胆,上贯隔,……循喉咙之后,……连目系,上出额,……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,上注肺。”

  • 沿足背上部,离内踝一寸的,是胫骨动脉后枝,不是逆行的,这是第一个错误
  • 生殖器的脉,从三方来,有从内肠骨动脉来的,有从外肠骨动脉来的,有从股动脉来的,没听说从脚向上来的,这是第二个错误
  • 连着胃属于肝联络胆的,前面已经说过,直接从大动脉干来,没听说它从生殖器来,这是第三个错误
  • 由颈部直接上到头的,只有内外颈动脉,没有穿过膈膜来的,这是第四个错误
  • 连着眼睛上到额头的,眼动脉的分枝,叫做上眼窠动脉,来自内颈动脉,与肝胆无关,这是第五个错误
  • 从肝穿过膈膜进入肺的,没有这条脉,从肝穿过膈膜,只有门脉,归到右心,不是进入于肺,这是第六个错误

以上说的,是十二经脉分布路线的错误。详细核对,几乎没有一个字不是错的,从这可以看出旧医在基础上的不精确。根据这种理论来论病,诊病,治病,可信吗?大家可以知道,不用我多说


独立思考最难得,赞赏支持是美德!(微信扫描下图)

迷路了,百度搜索 海云青飞 官方网站 就可以随时找到回家的路